陈航
尽管中国的经济已经崛起,但长期经济上的低位所造成的文化必 然低位的心理误解,带来了文化的心理自轻,最突出的表现即在于以 绝对的“自我”(个性)表现实现与否来构建中国画的价值判断。当 我们冷静思考,便会发现这样的评价构建实质上已被西方现当代艺术 价值判断方式所置换,使我们为数不少的中国画者实质成为了持着中 国绘画工具的西方美术家。强调“有前提‘的”个性“发展即在”共 性下的个性发展“,才是中国画的鲜明特征与艺术特质,”共性大于 个性,不能没有个性“是中国画关乎发展与创造方式的基本理路。在 个体的绘画探索(小美)中始终映射着传统智慧(大美)的光芒,成 为中国画审美的基本切入点,在这一切入点上我们无须怀疑更无须自 轻。从中国画的价值体系去观照,那种一味强调”纯粹自我“必然成 为图谋艺术捷径者的托辞与欺语,怀揣文化自轻所带来的必然是文化 主体立场的迷失。
强调”共性下的个性发展“,即对于中国画来说”个性“的探 究亦是一个必须厘清的重要问题,强调”共性下的个性发展“实际在 讲明了中国画必须具备”个性“的同时,也讲明了中国画”个性“ 有度的底线,如将”个性“从”共性“背景下剥离,将所谓”个性张 扬“放大到一种绝对的程度或状态,实际已远离了中国画这一特定的 “学术场”而滑向了“它域”艺术的价值方式。在中国画史上个性差 异各代都存在,重来不曾缺少“个性”,而个性中牢牢的关联性却是 “中国式个性”的显著特征。每一代的个性努力都在完善着一种共有 精神向度的呈现手段与呈现方式。今天谈“中国式个性”不能简单地 将“个性”绝对化,将“中国式个性’与”西方式个性“混为一谈, 更不能带着文化自轻的心理去看待”中国式个性“。”中国式个性“ 有其特定的表现方式:其一是对已有的共性成果(审美精神与实现这 种精神的技术方式)的领悟以获取基础语汇的能力;其二是将这一语 汇默化到主体自身的个体化差异之中并实现”个体化“了的”共性呈现“的能力,既”会古通今“ “规矩谙练”又“天然逸出”“妙入 时中”。中国画对共性的看重意义深远,从艺不先具“共性”,就丧 失了个性前提,“共性”已不只是一种技术样式的简单表征而成为一 种“大美”,这种“大美”使我们在谋求中国画的发展时,不能简单 地以远离“共性”甚至颠覆“共性”为选择,中国画的价值特质正在 这种对共性精神的首先含咏上,使创作主体永远要成为带着美丽镣铐 的艰难舞者。
中国性的坚守又不树敌于多元文化的时代性,成为今天中国 画创作与研究主体必须具有的新能力和新智慧,这种对看似两难的复 杂状态的成功驾驭,正显示着今天的绘画创作与研究主体要推动中国 画发展所要拥有的杰出才能.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